鄉民101熱門

搜索

[新奇] 17世紀歐洲人「死都要嚐的美味」乞丐也買得起,卻讓整個社會墮落!

[複製鏈接]

漁夫|發帖時間:2017-9-14 23:39:04 查看:2363|回復:0


借酒澆愁,是現代人常做的事。
但是酒喝多了也是會傷身的,所以還是要適量。
不過在很久已前,酒這東西居然曾經氾濫,
甚至連小孩子都可以喝!?

在中古世紀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,人們對於生活周遭的事物,
都還不是有很深刻的了解,甚至不知道什麼東西對於自己的身體,會產生怎樣的傷害。
根據頭條號主YT新媒體報導,在17世紀的歐洲有一種風靡大眾的東西,卻是造成社會紛亂的源頭。


17世紀時,荷蘭人發明了一種用杜松子製造的烈酒。
在荷蘭獨立戰爭時,每當他們上戰場的時候都會先來一杯壯膽。
因此英國人都會嘲笑他們說那叫做「荷蘭勇氣」,而這種酒,
正是今時今日大家所熟知的琴酒,但它又是如何在中世紀招惹臭名的呢?

其實一開始它是很正經的酒,甚至被做作藥物來治療腎臟疾病、胃痛、腰痛、膽結石和痛風。
但它發明半世紀後,英國人也開始製造琴酒,甚至因此發生了一場「琴酒熱潮」(Gin Craze)。
因為政府允許無照釀製,同時對法國酒課重稅,導致琴酒變得比牛奶還便宜。
下面這幅畫是英國藝術家威廉·荷加斯(William Hogarth)的版畫《金酒小巷》(Gin Lane)。




可以看到大家全都擠在圖畫右側,一處叫做KILMAN的琴酒鋪前面;
有的人在鋪子前交談,有的人在打架,有的人自己喝得爛醉,甚至有母親拿琴酒為孩子喝。

而右下角這個鼓手如柴的人,一樣是喝酒喝到爛醉;
它旁邊的籃子裡除了放著酒,還放著一張紙條寫著「琴夫人的墮落」(The Downfall of Mrs Gin),
其實就是暗指琴酒讓人墮落。




在這幅畫中一共出現四個孩子,中間遠方可以看到棺材旁躺著一個無助的嬰兒;
而一旁竟然有一個矮男人拿桿子戳著一個孩子,還有剛才提到被母親餵酒的孩子。
最後就是正中間這位喝酒喝到忘我的母親。

可以看到正中間這位母親的腿部潰爛,她的樣貌儼然已經喝醉,就連孩子跌落都不管。
其實可以看出這位母親是一位妓女,因為得了梅毒導致身體潰爛,藉由酒精來麻醉自己。
從這幅畫中就能看出一種混亂不堪的氣息,也反映當時圈地運動下農民們失去土地,
以及流離失所的外國移民們的痛苦。

無論如何,酒精這種東西過量就是不好,即使到了現代也一樣。
大家喝酒還是適量就好,不要太沉迷啊~




在畫面左邊還有一個當舖。人們正在排著隊砸鍋賣鐵,不惜一切代價換錢買金酒。

死亡、醉酒、事故……這幅畫中的各處都在給人透露出一種混亂不堪的氣息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這是18世紀的倫敦東區。
在這裡,聚集著眾多在「圈地運動」中失去土地的農民和流離失所的外國移民。
但對金酒的依賴並不是放縱墮落,在這個金酒比食物還便宜的時代裡,
窮人買不起食物,但買得起金酒。
面對絕望無助的人生,只能以金酒來麻痺自己,逃避現實。
就像《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》中那個說著「生而為人,我很抱歉」的松子,
當人放棄為人的時候,還有什麼值得在乎的呢?

《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》劇照

有趣的是,當時與這幅畫一起問世的,還有荷加斯的另一幅作品《啤酒街》。
同樣是描寫喝酒的場面,但這幅《啤酒街》的畫面中人們顯得健康而愉悅。
工業文明正在發展,人們在辛勤的勞作間隙喝著啤酒享受人生,春光大好,一片欣欣向榮。

William Hogarth,Beer Street,1759
那麼人們是怎麼評價這兩幅作品的?
當時的鑑者們(特別是富裕階級)把這兩幅作品放在一起,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:
喝啤酒可以得到神的祝福,而喝金酒會下地獄。
在他們眼中,貧窮與道德敗壞的罪魁禍首是金酒,而不是反之。
於是政府開始大型的消滅金酒活動,好像消滅了金酒,窮人就會不存在了一樣~




Cruikshank’s engraving of The Gin Shop (1829)
安徒生也是這個時代的人,據說有人嘲笑他的母親酒精中毒。
他當時的回答是這樣的:我母親要在丹麥冬天結冰的時候在河邊當洗衣女,
想讓自己凍僵的身體暖合起來,只能喝酒,不然還能怎麼辦呢?

文章轉載自:plays01.com




鄉民都在看


鄉民說什麼
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